貯 存 期:
是指溫度在15-30℃之間,油漆在密閉條件下;置于室內干陰處,可安全運輸和貯存的期限。超過貯存期的油漆,可按該產品的標準進行檢驗,合格者仍可使用。
閃 點:
指溶劑蒸汽在明火情況下瞬間發光的最低溫度。
濕膜厚度:
指在剛涂布過一道油漆的底材表面上涂料的厚度,可用濕膜測厚儀測定。濕膜厚度與說明書中給出的干膜厚度相對應,其數值由理論計算而得。
干膜厚度:
指涂裝在底材表面的漆膜,得其完全干燥以后,附著在底材表面上的干漆膜厚度。該厚度可用干膜測厚儀測定,根據不同的使用要求,干膜厚度可作適當的增減。
密 度:
指單位體積中所含的油漆重量,其單位為每立方厘米克(g/cm3)。說明書中的密度值由理論計算而得。由于原材料的密度及吸油量有一定的波動幅度,因此油漆密度的實際數值允許有一定幅度的波動。
配 比:
雙組份漆的配比是根據油漆中的樹脂組份和固化劑組份中各自所含的活化官能團數,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驗測試所獲得的兩組份混合比。按說明書中所給定的配比,將兩組份混合均勻,才能使各組份間的分子進行充分的反應以獲得性能理想的漆膜。
混合適用期限:
是指多組份的化學固化型涂料,相互混合均勻后,到不再適合于施工的最長時間。使油漆里樹脂和固化劑在這段時間里進行一定程度的化學反應,以利涂裝并形成較好的漆膜。
涂裝間隔時間:
涂裝間隔即為兩道涂層在涂裝的過程中,對間隔時間的要求。不同類型的涂料,其間隔要求也不同。在施工時,應按其各自的要求進行施工,不能小于或超出說明書中給予的間隔時間,否則,會影響漆膜層與層之間的結合力而造成漆膜剝離等弊病。
理論用量:
指面積在一平方米光潔、平整的理想底材表面上制得其說明書中給出的漆膜厚度相同的干膜厚度時所需的油漆用量。該數值為理想計算值。
實際用量:
與理論用量不同,實際用量要視漆膜的實際厚度、涂裝時的損耗、涂裝方法、被涂物面的粗糙度等不同的情況而定。其數量差別較大,就一般情況而言,油漆的實際耗用量為理論用量的1.2~1.5倍。較為詳細的耗用量計算公式及估算方法如下:
與理論用量不同,實際用量要視漆
計算公式:P=(1+Σa )QS
其中:Q—理論用量
P—油漆實際用量
S—涂裝面積
Σan —總損耗系數,即α1 α2 α3……αn的和。
α的參數值如下:
α1:由環境風速確定。風速在3m/s時, 約為0.2,當風速大于3m/s時,則不宜施工。
α2:由被涂物面的形狀確定,型鋼一般為0.2,鋼管則視直徑不同而異,直徑在2.5~13cm范圍內,約為0.5~1.0。
α3:由涂料種類確定,一般單組份涂料為0.07,雙組份涂料為0.15。
α4:由漆膜分布要求而定,分布要求為兩個80%時,約為0.1,分布要求為兩個90%時,約為0.15。
α5:由局部修補而定,一般單組份涂料為0.1,雙組份涂料為0.15。
α6:由表面粗糙度而定,如表面粗糙度為70~100μm 時,薄涂層的α為0.2,厚涂層的α為0.1。
以上為高壓無氣噴涂時與涂料損耗的有關因素。因此,通常在平整表面上施工,Σa 約為0.6~0.8,在復雜表面化上施工,Σa 約為0.8~1.0;手工涂刷的損耗則小得多,約為無氣噴涂的一半左右。環氧富鋅車間底漆、無機硅酸鋅車間底漆及環氧鐵紅車間底漆,因規定的漆膜厚度分別為:15~20μm和20~25μm ,漆膜很薄,而密度又大于一般油漆,其損耗系數Σa約在2.0左右。因此在計算實際用量時,不能以理論用量進行計算,必須按上述公式計算油漆的實際用量。